货架产生的商品效应
我是一个出生于九零后的青年,一个经济市场空前繁荣的时代,回想着从小到大身边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印象更深的要数超市了。
在我记事起我就认识了一位开“超市”的阿姨,因为我妈妈和她是朋友,经常带我去她家门口玩,那时的超市根本不叫超市叫零食部,售卖一些日常家庭用品和必需品。那家店就是两张玻璃柜台组合一起摆放些东西,其他的就堆在柜台后面,需要什么就站在柜台外面问店家要,当时并不觉得简陋。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增加各类商品越来越多,商家就开始引进简单的立式木头柜,其实也就是当时的货架,来分类摆放不同的商品,以方便自己快速找到顾客需要的东西。再后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简单的吃穿住用已不能满足生活需求了,所以各式各样的店铺也相继开张。
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开始把各类商品集合起来供大家挑选,并利用不同类型的精美货架展示自己商品的优势。随后大大小小的小卖部也都纷纷扩大规模,运用超市货架合理布局,超市也就应运而生。人们刚开始甚至把这种在大型店家自行选购物品的购物方式视为一种时尚,所以那些没有利用超市货架合理规划店铺的商家更终会被吞并。